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840年,以英国女王为代表的主战派,以九票之优势,通过了议会审议,发动了对华战争。终于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清朝被迫开埠通商。这表明鸦片战争(       
A.是英国对华政策的必然结果B.是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的要求
C.体现了英国君主专制的特点D.反映了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目标
2022-12-2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八)(11页)
2 . 下图是清朝前期某地重要建筑分布图。据此判断,该地是(       
A.广州粤海关B.上海外滩租界C.天津的天津港D.北京东交民巷
3 . 中英《虎门条约》中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该条款
A.是中国获得了与英国对等贸易的待遇
B.激化了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矛盾
C.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便利了英国扩大在中国的特权
4 .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
2021-11-22更新 | 496次组卷 | 47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1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同步检测卷
6 .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辕,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使上海“海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瑷珲条约》
7 .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民族英雄和劳动模范。下列按照出现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②③①
2021-04-02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十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9 . 西方媒体曾批评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说“中国贸易是一种垄断贸易;广州,是一个帝国对外贸易垄断的港口;行商是地方上的垄断者……”这一局面被打破始于
A.17世纪后期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10 . 英国一直将“鸦片战争”称为“通商战争”。从英国角度看,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A.占领香港B.开辟海外市场C.获得战争赔款D.与其他列强争夺中国
2019-12-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五单元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