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为时人对《南京条约》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道光皇帝此外一切紧要事件必应筹及者,均著责成该大臣等一分晰妥议,不厌反复详明,务须永绝后患。该大臣既知善后难于措手,他国之不免生心,即应思前顾后,预为筹画,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
浙江布政使.李星沅阅江南钞寄合同(指《南京条约》),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磋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耆英照会璞鼎查兹蒙大皇帝解嫌释惑,恩准照旧通商,于广州一处之外,又给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处,俾斯得广为贸易,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也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并进行评论。
2022-01-25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观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价值指向和评判是非功过的一把标尺。近年来,除唯物史观外,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以及阶级史观等在历史学习与研讨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运用。但究竟采取何种史观研讨历史,还须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考量。具体来讲,分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西之间的关系可采用文明史观的视角。

1)……而梳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思想的变迁,运用阶级史观分析则更加贴切。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省略的文字内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10-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