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2021-01-08更新 | 427次组卷 | 80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额归没行商,亦称公行着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口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商交易,均听其便。

——引自《南京条约》

二、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呈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例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引自中俄《天津条约》

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付所订进口税。

——引自《马关条约》


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
(3)材料三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两者相比,它更具有危害性,为什么?
(4)综合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0-05-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清王朝开始变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政治、经济各项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2020-05-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主要是因为
A.上海是第一批通商口岸
B.《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
C.租界市政机关的建立
D.上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
2020-04-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印件,该文件底本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04-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茶叶价值白银400万两,而销往中国的主要商品的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运出的茶叶总值。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英国
A.开展工业革命,生产优质产品B.深化圈地运动,增加羊毛产量
C.扩大鸦片种植,偷运毒品来华D.加紧对外掠夺,发动鸦片战争
2020-03-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7 . 变与不变

有学者认为“我们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未变”的主要有哪些?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
(3)怎样看待这些“变”?
2020-03-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8 . “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它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 以下最能反映作者心态的是
A.自豪B.歧视C.羞愧D.愤怒
2020-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乍一看,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环城修筑的城墙濒临坍塌,已有300年历史了。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材料二:英、美、法划定的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下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更是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


——《上海乡土历史》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请回答:
(1)上海正式开埠于何时?为什么说“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
(2)上海道台为何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夷人”为何自选荒蔓之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