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技例交纳。因此,以上内容
A.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B.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C.帮助中国建立了现代关税制度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2 .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十的日记中写道:“英吉利豕突定海,沿海游弋。圣恩宽大,不欲遽彰天讨。命大学士琦善往广东查办,乃逆夷性同犬羊,贪求无厌。”这说明
A.英吉利人自大骄横B.曾国藩尚存“天朝上国”思想
C.英吉利人十分贪婪D.曾国藩对英吉利十分了解
3 . 《南京条约》第十二条规定:“……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古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后来在《英军退还舟山条约》中又规定:英国退还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与他国”。从中可以得出
A.英国对舟山及鼓浪屿两地有觊觎之心
B.英军可在舟山群岛和古浪屿两地永驻
C.清政府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D.该条约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4 . 下表为1844—1856年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当时的中国
年份广州上海
18443340480
184725301100
185016701190
185310501720
185617303190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对外贸易逆差严重
C.对外贸易中心发生变动
D.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先后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一是规定了极低的“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二是规定英国人在中国犯法,须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来裁决;三是规定今后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上述规定中英国人所取得的特权有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传教士传教权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6 . 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
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投入战场的兵力有十万人左右,侵华英军最高大约2万人。但在实际交锋中,中英双方兵力往往都相差不远,甚而英军兵力占优。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清军武器装备落后B.英军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C.英军无具体侵犯目标D.清政府缺乏长期抗敌准备
2017-06-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定时作业)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蒋廷黻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是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文中省略的应为
A.领事裁判权B.五口通商权
C.最惠国待遇D.内地传教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