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美联社称,2010年11月11日正是英国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英军将士的日子,这次接待卡梅伦访华的中方人员曾请这位英国首相和随从考虑摘下罂粟花,因为罂粟花会让中国人想起常说的鸦片,而鸦片加上英国首相,就难免勾起中国人对百年前鸦片战争的屈辱感。面对列强侵略所带来的这种屈辱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
2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杭州等地为商埠
2020-07-06更新 | 211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等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841 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腐,击退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 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4 . 1843年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史料可以说明
A.中美两国可以平等贸易B.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权益
C.中国关税自主权遭破坏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合理性
5 . 与古代掠夺性或复仇性的战争不同,近代战争本身往往是手段,不是目的。战争结束的形式和结果不仅影响未来,也可以从中看出战争双方的意图,尤其是战胜方的诉求。《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战胜方”诉求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C.赔款2100万银元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6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那时中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清政府并不看重那笔海关收入,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大概连正税要收货价百分之二十。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因此很不耐烦。”“外国人”改变这种状况始于清政府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 1825年和1837年英国的两次经济危机,再加上中国禁烟运动消息传来,使得英国危机重重。为缓解危机和转移国内斗争视线,英国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一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侵略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车侵华战争
8 .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在说明
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2019-12-26更新 | 5138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史料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我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④香港岛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0 .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舰队司令伯麦对清朝谈判人员说:“断鸦片可,断一切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著名传教士领袖李提摩太也说:“泰西各国素以爱民为治国之本,不得不藉兵力以定商情。”上述材料表明
A.英国承认鸦片走私的不合法性
B.西方世界对英国发动战争的支持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D.英国对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