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如图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多种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趋势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 .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把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1898年,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

—摘编自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三: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又是一个社会窗口。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

(2)据材料三,指出“条约口岸”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与表现。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3 .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4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399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现象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
A.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B.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
C.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D.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7 . 中国海疆辽阔,可是一直有疆无防。但是19世纪70年代后,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B.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术思想
C.甲午战争威海之战教训D.列强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
2020-12-23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各海关上缴国库税银实行年包税制度,多征则不必呈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洋人对海关账册、档案的监督下,税款全数登记上缴。这一变化
A.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越来越重B.有利于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
C.表明清廷关税主权开始丧失D.扭转了清朝政府的腐朽局面
9 .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且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D.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