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英国人借口“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对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进行屠杀。这一罪恶行为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 . “'洋药'准许进口贸易,每百斤纳进口税银30两”;“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英、法获取上述特权始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对外 对内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年8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20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5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10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2020-09-03更新 | 6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梁发芾在《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一文中讲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不得民心B.近代中国国民国家意识淡薄
C.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6 . 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7 .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12-21更新 | 390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5.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
8 . 针对列强发动的某次对外战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先生愤怒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文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英国和美国,“夏宫”是指圆明园。(     
2021-03-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B.中国被迫开放了福州等通商口岸
C.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2019-01-01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掠夺原料、开拓海外市场市场,发动鸦片战争
B《资政新篇》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南京条约》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新途径
D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A.A
B.B
C.C
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