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在贸易中心上海,“1846年的(中国)进口货值即较前一年下降了13%,1847年又继续减少了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了20.1%”。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
A.外国商品在华缺乏竞争力B.列强生产能力的逐渐下降
C.侵略者逐渐放弃经济侵略D.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
2 . 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如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2022-04-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840年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许多特权。截止到如图最后时间段,列强已经取得的利益有

①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④取得片面最惠国待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至各口情形不一, 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无不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条款
A.为列强再度侵略埋下伏笔B.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5 .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侵略权益。下列条款按签时间订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
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6 . 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其实大谬不然。”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
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7 . 1863年到1891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
A.说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B.表明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
C.反映了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料掠夺
D.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8 .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它任何征课。子口税制度的出现
A.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B.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D.加速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
9 . 1870年日本派员来华议时约,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彼因泰西各国业与中国立约通商,该国亦与泰西各国立约通商,援例而来,似系情理所有之事。该国向非中土属国,不奉正朔,本与朝鲜、琉球、越南臣服者不同。”这表明李鸿章
A.重视与日本进行通商B.受到近代外交的影响
C.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D.固守传统的夷夏观念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