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如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2022-04-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A.使列强侵略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D.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021-06-23更新 | 106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蚌埠铁路中学2017-2018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 . 有学者认为:“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要求扩大在华资本输出D.迫切希望在中国利益均沾
2021-01-24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中学霍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个庚子年,一段屈辱史。1840年和1900年,这两个庚子年间的六十年,是一段不堪 回首的历史。六十年中,列强相继发动了四次以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一败再败,前一次创伤未愈,后一回屠戮旋踵。坚船利炮的打击和胁迫,让这个政府一次次以灵魂为代价,以求得肉体的苟安。它们,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它们,拧成了一道道绳索,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上,愈挣扎,便勒得愈紧。

——摘编自赵彦《晚清那些年:一个民族的创伤记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庚子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至少三个),并说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 . 在贸易中心上海,“1846年的(中国)进口货值即较前一年下降了13%,1847年又继续减少了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了20.1%”。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
A.外国商品在华缺乏竞争力B.列强生产能力的逐渐下降
C.侵略者逐渐放弃经济侵略D.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
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2020-05-22更新 | 536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法国铸造的一枚英法联军银质纪念章:正面是拿破仑三世头像,反面为“大沽——张家湾——八里桥”路线图,配有深蓝色中文“北京”二字黄色缎带。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镇江清朝将领海龄抗击侵略斗争有劳无功
B.清朝与法国签订的《黄埔条约》得到落实
C.清朝半殖民化半封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D.西方列强在清朝通商口岸获得开设工厂权
9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把与夷人打交道的外交事务,交给本无外交权的地方封疆大吏去办理。清政府的这一做法
A.顺应了时代变化的需要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C.遏制了列强的在华势力D.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外交
10 . 1863年到1891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
A.说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B.表明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
C.反映了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料掠夺
D.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