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英、法、俄、美等国先后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德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秘鲁诸国相继派使来华。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2 . 法国海军上尉帕吕在回忆录《远征中国纪行》(成书于1863年)中写道:“八里桥(东距北京通州八里)一役,联军弹药耗尽急需补给,可就在此时,清军首领僧格林沁撤退了,沿着石板路逃回了北京圆明园。”八里桥战役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3 .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打开中国门户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获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2021-08-27更新 | 577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清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队攻占广州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中国近代史上,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