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通商善后条约》提到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从此为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提供了所谓的“合法”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海关长期被洋人把持。这一现象(     
A.体现了半殖民地化的特点B.增加了清朝政府的赋税收入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开启了中国关税管理近代化

2 . 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3 .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打开中国门户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获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2021-08-27更新 | 57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A.使列强侵略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D.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021-06-23更新 | 106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6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反映出
A.中英两国建立了平等外交关系B.“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
C.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王朝外交政策与世界接轨
2021-02-17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7 .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队攻占广州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8 . 有学者认为:“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要求扩大在华资本输出D.迫切希望在中国利益均沾
9 . 有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该学者(  )
A.掩饰了列强侵略的本质B.认为战争爆发有偶然性
C.旨在批评清政府的落后D.揭示了中国战败的必然
2020-09-10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明确指出:以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等到“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配送汉文。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这一条文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
C.推动了洋务派对西方器物的学习
D.有利于清政府与列强交涉时不受欺蒙
2020-06-07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