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统帅额尔金照会恭亲王奕䜣,声称“英法侨民,即在此园(圆明园)内遇害极惨”;而据法国俘虏科尔迪埃记载,巴夏礼一行8人被捕后,“初解至通州,过八里桥”禁锢一庙内,后被押送至京“加锁练(链)干狱”。据此可知(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B.英法侨民遇害是战争爆发的主因
C.侵略者试图为战争暴行寻找借口D.中西方的维权意识存在明显差异
2023-04-23更新 | 5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在总结19世纪中叶的中国近代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缴纳进口或出口正税外,另缴 2.5% 的子口税,便可免除口岸与内地之间所经常关、厘卡应征的一切内地税捐。子口税制度(       
A.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B.削减了海关税收征课所得
C.严重冲击着中央财政收入D.导致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4 . 《筹办夷务始末》是晚清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汇编,收录道光、咸丰、同治 时期有关涉外事务的上谕、廷寄、奏折、照会等。此书中,中国官员所使用的外交词汇可分为四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类别用词
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哲学天下、中外一体、抚有万邦 ……
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丑类、逆夷、狡诈、叵测、不驯……
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外交辞令查办、开导、恩准、施恩、羁縻、驭夷……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情辞恭顺、仰赖天恩、悔过、就抚、晓晓置辩……

A.天朝上国思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传统贡赐外交模式被迫放弃
C.这类词汇密集使用于1861年之前D.文化观念冲突是战争的主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条例∶“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客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现象,其直接影响是(     
A.便利了列强对华拓展市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导致了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6 . 《天津条约》规定:“此次新定税则并通商各款,日后彼此两国再欲重修,以十年为限,酌量更改。”1868年,清政府主动派出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的使团出洋与各国交涉修约事宜,同时任命英国人柏卓安及法国人德善参与交涉。材料表明
A.清廷主动接受近代外交体制B.西方国家积极支持中国修约谈判
C.清政府面临的外交环境艰难D.贸易谈判是当时中外交涉的重点
2022-05-31更新 | 39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战后列强使中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以后第一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
8 .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逐步接受了西方设定的国际秩序,认识到自身权益是条约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是由“天下共主”单方面施恩,而是“恩怨报施,各有其分,不相凌越”。清政府的这一观念
A.以反击列强侵略为核心B.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C.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体现了国家主权意识的强化
9 . 下表为1864—1874年外籍船只进出上海信息统计表。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进出关船舶总数量年均值(艘)每艘船的吨位均值(吨)
1864年—1869年15022447
1870年—1874年14639540

A.中外经济联系缩减B.上海贸易优势弱化
C.远洋航运显著进步D.近代民族航运落后
10 . 下图所示是19世纪外国侵略军在广州发布的告示。告示中“联军”所属的国家最有可能有
一、联军指令成立一委员会,设于巡抚衙门内,协助巡抚维持秩序,并拨给一定的军队,以稽查地面.
二.联军占领地区以外发生的事件,只关涉中国人的由中国官方自行处理;凡与外国人有关的,必须由委员会予以处理.联军占领地区内的一切犯罪行为,按军法处理。

A.英国和美国B.法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D.美国和日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