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提到:当清廷苦内乱之时而英法之军逼天津,于是清廷于天津暂立草约,退两国兵:其翌年……两国兵复逼白河,请将僧格林沁防之,大败,大沽天津北京皆陷。材料中提及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侵华战争
2 .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3 . 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有效地抵抗侵略者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增强
4 . 下表相关信息可用于说明(     

国别

作家

作品

主要内容

美国

克里斯蒂娜·加西亚

《猎猴》

主人公陈攀于1857年作为劳工离开福建到美洲种植园扎根,后与黑奴结婚,塑造了跨中、古、美三国的华裔家庭。

古巴

玛尔塔·罗哈斯

《黄色行李》

主人公尼古拉斯·唐克和中国仆人范倪于19世纪下半叶远度重洋向古巴贩运华人苦力的惊心动魄的经历。
A.殖民活动引发美洲族群巨大变化B.近代华工为美洲的开发作出贡献
C.近代中外文学作品交流日益增多D.拉丁美洲是华工主要的流散方向
2022-07-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政府一向视海外华侨为“自弃王化”,对华工不予庇护。1872年,数起古巴华工惨案引起国际关注,迫于舆论压力,总理衙门派人前往古巴调查,后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并在古巴派驻领事保护侨民。这一转变(     
A.缘于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
B.体现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
C.提升了海外华工政治地位
D.打破了天朝上国的旧观念
6 . 1858年的某条约规定:大清大皇帝允“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之后,其它列强也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款。这类条款的实施
A.使黑奴贸易彻底成为历史名词B.形成苦力贸易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促进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繁荣D.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
2022·广东·模拟预测
7 . 据《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今博士函》(1854年)记载: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省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上述记载在哪款条约中实现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
2022-05-0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广东卷)
8 . 1864年,《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国际法传入中国,此后江南制造总局、湖北官书局等机构翻译了大批西方国际法著作,尽管意识到“强则可享国际法上的利益,弱则国际法并不可恃”,清政府依然有意识地将国际法规范运用到中外关系的处理中。这反映了
A.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国际法能保障平等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制度
9 .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并规定须保护传教士,清政府为此颁行相应法规。同治四年,某英国人被江西地方官羁押,同治帝降谕:“当按照条约办理,何得率行羁禁”,“别经查出,必将该地方官从重治罪”。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B.内政外交被列强完全控制
C.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D.中央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
10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399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