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
A.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
C.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
D.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
2018-11-10更新 | 906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源自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清政府

A.闭关锁国政策渐被打破B.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化
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D.近代外交意识逐步增强
2022-01-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B.进一步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4 . 1861年,在上海成立了由外籍人士担任总管的海关总税务司署,掌管全国海关关税、行政及关员任免等事务,归总理衙门管辖。1865年清政府令司署迁至北京,这一迁址表明当时
A.西方列强加强了资本输出B.国家主权意识显著增强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政府主导了洋务运动
5 .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D.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6 . 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其实大谬不然。”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
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7 . 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叹道:“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竞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和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也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中国自然经济状态的影响
③鸦片走私掠走中国的白银   ④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消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英法联军司令额尔金的私人秘书说:“圆明园原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清宫。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准定是一个大打击。”这反应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目的是( )
A.迫使清帝屈服B.掩盖掠夺行径C.继续进行战争D.破坏中国文化
9 . 1864年,总理衙门分发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译著的《万国公法》给清朝官员。李鸿章还解释道,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这反映了当时一些政府官员
A.注重用国际法维护权益B.主张收回国家的主权
C.萌发了救亡图存的意识D.改变了中国外交困局
2021-05-05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河北地区专用)
10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商已在内地买货,欲运赴口(岸)下载,或在口(岸)有洋货欲售内地,倘愿一次纳税""准纳一次之课""其内地货,则在路上首经之子口输交,洋货则在海口完纳,给票为他子口毫不另征之据"。这一规定
A.加剧了西方对华的资本输出B.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C.表明中国市场转入主动开放D.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呈入超局面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