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平等条约往往是强国通过武力以及其他各种手段胁迫弱国,将本国单方面的要求和权利逼使弱国以条约的形式予以承认,并要求弱国严格履行相关义务。因此,不平等条约都是强国获利,弱国则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丧失国家主权而沦为强国的附属国。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基本上都是属于这种不平等的条约,故而对中国的危害极大。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1858年,英法联军一路北上,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帝在不得已接受之后又反悔了,原因是不能容忍西方的使节带着家属在北京建立公使馆(《天津条约》第三款)。作为取消这一条款的交换条件,他提出从此以后外国商品的关税全部免除。此举
A.旨在牺牲经济以换取政治威信B.说明政府的主权意识明显增强
C.反映政府主动适应贸易自由化D.导致英法联军发动新-轮进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的概……近代最早的护照,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要交出执照,应可随时星验,无讹放行”从本质上看,这种“内地护照”的出现
A.反映了清政府加强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
B.有利于列强侵略中国
C.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产物
6 .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
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017-04-21更新 | 230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