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389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2 . 晚清时期,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中英《北京条约》签字页

②《南京条约》签字页

③《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④《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材料二   春愁难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清。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1)请将材料一中图片所示的四个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序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从材料三的时间轴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述准确,逻辑清晰。)
2021-12-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3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4 . 有学者认为:“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要求扩大在华资本输出D.迫切希望在中国利益均沾
2021-01-24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但在近代遭到列强的焚毁,如今遗留的遗迹,仍默默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圆明园焚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 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却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说明
A.清廷始终坚持“华夷之防”B.传统藩属体系彻底崩溃
C.天朝体制的束缚依然严重D.外交观念近代化艰难起步
7 . 1871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
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
9 . 下边这幅图片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两次被外国侵略军占领,两位在位皇帝外逃,他们是             
A.道光、咸丰B.同治、慈禧C.咸丰、光绪D.光绪、宣统
2020-01-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