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直接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䜣进城与英法公使直接进行谈判。奕䜣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可遏制,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这表明清政府(     
A.调整外交手段应对困局B.内忧外患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C.摒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D.主张与英法展开对等的谈判
2 . 发生在1875年的滇案,造成中英之间长达两年的交涉。1875年4月11日,李鸿章给云南布政使潘鼎新的复函中说:“查威使照会总署并未预言兵队何事深入内地。未知其派兵时,曾先商明彦帅与否?如未经商准,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这反映了晚清(       )
A.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建立B.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C.对外交往趋向近现代化D.儒家思想影响外交观念
3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以“施恩”心态对待条约关系,挪威等小国也与其签约,通过“一体均沾”轻易地获得英、法、美所获条约特权。同治八年(1869年)签订的中英《新定条约》,以“中国允”“英国允”的方式首次确认了中英双方各自的利益和诉求。这一变化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的消亡B.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C.救亡图存思潮的盛行D.近代外交意识的增强
4 . 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缴纳进口或出口正税外,另缴 2.5% 的子口税,便可免除口岸与内地之间所经常关、厘卡应征的一切内地税捐。子口税制度(       
A.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B.削减了海关税收征课所得
C.严重冲击着中央财政收入D.导致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6 . 如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格。这反映出(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5211
18646331
18735813117

A.税务部门工作日趋复杂繁重B.中国的海关税务日益近代化
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D.西方列强在华竞争日趋激烈
2022-11-19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针对列强 1854年提出的修约要求,有官员提议:莫若将计就计,由长江直至汉口设立码头,势将无从阻止。这一提议没被清政府采纳,反而受到“ 上谕” 申斥,朝廷对付洋人, “ 示以抚绥之恩,折其虚之气,俾不致更萌妄念,方为妥善” 。这反映了(     
A.部分官员洞悉列强侵略本质B.清政府着力维护国家主权
C.天朝上国观念影响外交态度D.内忧外患促进政府政策调整
2022-11-12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一中、枣阳一中等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条例∶“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客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现象,其直接影响是(     
A.便利了列强对华拓展市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导致了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9 .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的朝贡体制逐渐被西方列强的条约体制所取代。自19世纪60年代起,国际法正式输入中国,新式学堂陆续开设国际法课程,清政府也日益重视将国际法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外交实践。以上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A.充分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B.系统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知识
C.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渐趋平等D.外交体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化
10 .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