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61年至1862年期间,英、法、俄、美等国陆续在北京设置使馆,但外交团并没有立刻组织起来。1864年美国公使蒲安臣在致本国上海总领事的一封信中,以外交团领衔的口吻,提到他与英、法、俄三国公使达成六项对华共识。这表明
A.传统外交渐向近代转型B.列强对华政策达成一致
C.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D.晚清外交面临更大挑战
2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推动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产生
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AB.BC.CD.D
4 .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它任何征课。子口税制度的出现
A.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B.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D.加速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019-01-30更新 | 2301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6 . 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被迫开放的
B.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两者性质不同
7 .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
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
2016-11-27更新 | 71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