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英、法、俄、美等国先后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德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秘鲁诸国相继派使来华。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2 . 下图为英国画师绘制的《中国官兵扯下了亚罗号上的英国国旗》,下列对该画作反映的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从中收缴大量鸦片在虎门销毁B.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C.英国据此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D.真实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3 .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诸多特权,但未能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获得了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的特权。这一变化,源于英国意图(     
A.彻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开始用鸦片毒害中国人D.破坏中国的锁国政策
4 . 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在华英国人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言论内容出处
19世纪5O年代初一个在中国的3个省份中住了1O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人会承认我们的布和他们的布一样好。就我对于布的知识而言,他们偏好土布是正确的。杨贤镐《外贸史资料》
1847年英国驻福州的领事说:“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英国蓝皮书《1846年中国各国贸易报告》

A.靠武力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仍极为落后
C.在华英人不了解中国市场D.中国传统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

上海洋货外贸埠际转运占汉口进口比重图(1864—1899)

                                 ——资料来源:《上海与汉口的外贸埠际转运》


据此可知,19世纪后半期(  )
A.长江流域经济联系密切B.上海外贸位居全国首位
C.内地与沿海地区同步发展D.汉口对外贸易逆差显著
2022-06-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所属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②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④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
7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2100万银元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2100万银元
B《北京条约》:准许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英法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A.AB.BC.CD.D
2022-04-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联盟(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如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2022-04-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9 . 由于“鸦片被列入税率,要缴纳的关税是每箱银子30两”,“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种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此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2022-04-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44年,中美、中法签署条约规定十二年后修约。英国援用条款,称其亦可以享受十二年修约之权利。英国攫取“修约之权利”的依据是(     
A.五口通商B.“门户开放”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