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一幅有关中国近代前期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无论是何种形态,也无论是“漂洋过海用暴力和劫掠的手段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还是主动“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疆域中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法治、投资保护和相对廉洁的政府”而“改善了全球的福利”,英美法系的形成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对“法律”的认知与实践。

——摘编自马剑银《英美法在近代中国:1840—194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美法制与近代中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