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人下的美国形象(节选)

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带有"夷族"色彩的"兀兴腾"统一改译为"华盛顿",并把华盛顿比之于陈胜、吴广。
郑观应《易信》(1875年)认为"美国秉性守礼,风俗庞厚,与中国素无猜嫌,积极主张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
崔国因《出使美日秘日记》(18891893年)对美国议院制度赞赏有加,认为"大事为议院主之,总统不过奉行焉耳"。
邹容《革命军》(1902-1903年)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方案。

——摘编自贺昌盛、黄云霞《被塑造的"他者"——近代中国的美国形象》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25更新 | 46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求两益”的观念被贯注于新订条约之中。清政府与秘鲁、巴西、墨西哥等国的新订条约均体现了这一思想。中秘交涉,秘鲁使“必欲援照各国和约通例”,清廷“不肯一语放松”。这表明清政府
A.致力于修订旧有条约B.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C.仇洋和排外思想浓厚D.外交观念趋向近代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中国人出国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大量华工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谈一谈美国华人移民带来的历史影响。
4 . 《中英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对该条约的这一规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允许华工签约出国,维护了国人的利益
B.华工自由出国发展的障碍已经被扫除
C.华工签约出国的实质是列强掠夺中国劳动力
D.签约出国可以较好地维护出国华工的利益
5 . 1864年,《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国际法传入中国,此后江南制造总局、湖北官书局等机构翻译了大批西方国际法著作,尽管意识到“强则可享国际法上的利益,弱则国际法并不可恃”,清政府依然有意识地将国际法规范运用到中外关系的处理中。这反映了
A.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国际法能保障平等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制度
6 . 下表为1864—1874年外籍船只进出上海信息统计表。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进出关船舶总数量年均值(艘)每艘船的吨位均值(吨)
1864年—1869年15022447
1870年—1874年14639540

A.中外经济联系缩减B.上海贸易优势弱化
C.远洋航运显著进步D.近代民族航运落后
7 .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并规定须保护传教士,清政府为此颁行相应法规。同治四年,某英国人被江西地方官羁押,同治帝降谕:“当按照条约办理,何得率行羁禁”,“别经查出,必将该地方官从重治罪”。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B.内政外交被列强完全控制
C.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D.中央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
8 . 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向来洋药、铜钱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通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0 . 鸦片战争前,清朝只有广州一处海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在福州、上海、九江、南京、张家口、伊犁、蒙自(云南)亚东(西藏)等地设立海关共82个,其中69个是根据条约要求,13个是自设,分布遍布沿海、沿江和沿边。海关的设立适应了
A.列强侵略扩张的要求B.近代经济格局的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外经济联系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