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读如图清朝(部分时期)平均每石米价变化示意图(单位:两),据此判断,18世纪30年代后米价加速上扬的主要原因应是
A.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B.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
C.列强侵略引发物价上涨D.人口增长与外贸的持续出超
2021-04-07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3 .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中写道:“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义律意在(  )
A.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指责中国政府禁烟运动
C.为发动侵华战争找借口D.保护中英正常商业贸易
4 . 1840年,在英国议会辩论中,有议员说道:“为了正义和英国的荣誉,为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有责任来惩罚中国的愚蠢,并教训中国的统治者们懂得遵守国际惯例。”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希望打开中国市场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制定国际贸易规则D.落实重商主义政策
5 .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认识差异较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学者类型基本观点主要依据
西方学者文化价值冲突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文化观念不一,古代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人难以接受
中国学者经济冲突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因素,而是经济原因,在于茶叶、白银、鸦片等
A.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观点根本上一致B.西方学者的观点缺乏史实依据
C.鸦片战争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中国学者的观点属于主观臆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在南京所订的《中英条约》不过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次年的《虎门条约》才规定细则。我们要知道战后的整个局面应该把两个条约合并起来研究。我们应该注意的有下列几点:第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银圆);第二,割香港(岛);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即所谓的协定关税;第五,英国人在中国者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即所谓的治外法权;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李鸿章屈服于日本的压力,于1895年4月17日与伊藤博文等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四)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五)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英国侵华的主要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20-10-10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839年,林则徐令英美鸦片商交出鸦片后,未封锁广州海口,只要求外商具结保证不携带鸦片。此后半年中,共有62艘外国商船在保证不携带鸦片的情况下还在正常贸易。只有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英国商人退出广州,并下令英国商船一律不准进入广州贸易。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虎门销烟获得欧美各国广泛理解B.清政府秉持了自由贸易原则
C.鸦片走私是中英冲突的主要诱因D.英国有意全面中断对华贸易
8 .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今咪唎坚国夷人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

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

——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


(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
(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
9 . 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
2020-01-17更新 | 836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一两银子,到了19世纪30年代,就要铜钱一千六七百文才能换到。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B.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
C.鸦片输入危害社会经济D.鸦片贸易由非法转向合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