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王韬在《漫游随录》中记下了自己在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中见到“林则徐”的情景:甫入门,即见有华人男女各一,侍立门侧,若司阍然。男则衣冠翎顶,女则盛服朝群。余惊询何人,以林文忠公对。盖禁烟启衅,虽始自林,而因此得通商五口,皆其功也,故立像以纪其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英双方一致认可禁烟运动B.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受人尊重
C.蜡像的真实意图极易被掩盖D.英国舆论对林具有公正议论
2021-12-18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知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康熙中后期,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已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以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市场。这表明当时
A.朝贡体制走向解体B.入超格局出现逆转
C.闭关锁国政策解除D.传统经济仍有优势
3 .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道:“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意图掩盖英国的侵略本质B.英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中国与英国之间商务联系频繁D.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鸦片贸易
2021-03-15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再由他“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此举意在(     
A.化解清政府与英国的利益纠纷B.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
C.树立自己在华的特殊贸易地位D.把商业冲突上升为国家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旨在
A.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7 .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记录了粤之义民痛诟义律的微文,其中说:“尔自谓船炮无敌,何不于林制府任内攻犯广东?此次由奸相受尔笼络,主款撤防,故尔等乘虚深入。倘再犯内河,我百姓若不云集十万众,各出草筏,沉沙石,整枪炮,截尔首尾,火尔艘舰,歼尔丑类者,我等即非大清国之子民”。材料反映了
A.粤民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B.百姓缺乏近代国家意识
C.对战局失利根源认识模糊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民心
8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2019-07-08更新 | 1698次组卷 | 11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2019-01-30更新 | 172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南师附中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77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