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一条约的草案英国从1839年10月便已开始设计,1840年2月正式推出,是慎重考虑反复权衡的产物。这表明(     
A.英国已经具备侵华实力B.英国对华战争早有预谋
C.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D.清廷被动挨打不可避免
2023-08-16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2 . 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A.B.C.D.
3 .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三跪九叩礼”和“单膝下跪吻手礼”的礼仪冲突。1873年,外国公使在紫光阁以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中外礼仪之争暂告一段落。这一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     
A.“天朝上国”迷梦苏醒B.华夷外交体制已解体
C.半殖民体制逐渐深化D.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4 .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南京条约》及附件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A.割占香港岛B.片面最惠国待遇C.五口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腐败无能B.英国军事先进
C.为了将中国沦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英国是世界强国
2022-08-15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曾于1729年和1799年颁布法令,禁止鸦片进口,但由于这一贸易非常有利可图,以致中国官员接受贿赂,允许走私。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强行禁止鸦片交易时,便爆发了鸦片战争。这说明(     
A.商品输出引发鸦片战争B.法制建设防止发生战争
C.政府腐败导致外敌入侵D.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
2022-07-27更新 | 55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7 . 自18世纪末以来,英国多次企图打开与中国通商的大门,都未能如愿。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发出战争喧嚣,致书英国政府说:“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表明
A.中国的对外交涉出现了失误B.虎门销烟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因素
C.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被侵略D.工业革命对战争爆发有重要影响
8 . 有学者指出,英国在鸦片战争后与中国谈判的目的,是要求中国按照英国的方式进行国际交往和自由贸易。据此,1842年《南京条约》取消了只准在广州进行中外贸易、由广州特许的公行垄断商来进行中外贸易的限制,并致力于将条约取得的权利转化为制度。这表明鸦片战争(   
A.体现了英国的本质意图B.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兴起
C.废除了中国的朝贡体制D.扩大了中国的外贸范围
2022-05-07更新 | 3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9 . 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之间冲突……当二者相遇时,冲突不可避免,中国的失败也同样不可避免。此观点
A.掩盖了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反映了战争发生的真实目的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必然性D.表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避免
2022-04-30更新 | 497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10 . 鸦片战争前,琦善在致英驻华总监义律的照会上写道:“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岂有因此定海一县遽肯受人挟制之理……而贵国既欲通商,若非处处恭顺,俟奏奉大皇帝恩旨准行贵国,又岂能安然贸易乎?”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积极探寻摆脱危机的方法B.尚未突破传统的夷夏观念
C.理性分析了中西方的优劣D.意识到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2022-01-04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