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2022-10-1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奏折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阅读两份奏折,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元年(1821年),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

今咪利坚国夷人,佛兰西吐爹喇咖啡了,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佛兰西吐爹喇咖啡了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

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

材料二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
3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4 .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B.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C.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D.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材料提及的战争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019-12-18更新 | 328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2019-07-08更新 | 1698次组卷 | 11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段测历史试题
9 . 伦敦东印度与中国协会给时任英外务大臣巴麦尊的信函指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2019-06-13更新 | 207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段测历史试题
10 .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A.禁止吸食
B.整顿吏治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