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条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摘编自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材料二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摘编自《南京条约》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税法与唐朝前期税制相比的变化,简析实施两税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简析《南京条约》中该条款对中国的危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2022-01-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柔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3 .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英国方面要求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缴纳。这说明《南京条约》
A.反映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B.导致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4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认为“关税协商”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新税则“值百抽五”的规定比先前的税率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表明清政府
A.以“天朝上国”自居B.坚持朝贡贸易政策
C.外交水平领先世界D.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5 .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 .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2021-10-27更新 | 992次组卷 | 58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
2021-09-25更新 | 267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三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针对在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了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
2021-06-28更新 | 692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下列条款中,最能印证作者观点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C.赔款2100万银元D.中英协定关税税则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著名传教士在华的活动实录


——整理自冀满红《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