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186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致上海道台的信函中称:“历年以来,本领事馆与贵官廨早经谅解,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
C.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
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
2020-02-02更新 | 2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B.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2019-12-21更新 | 284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2019-06-08更新 | 8911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尚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
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
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
6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上内容属于
A.历史事实的叙述
B.历史过程的描述
C.历史原因的分析
D.历史结论的阐释
2019-04-04更新 | 817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
2018-11-07更新 | 3194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
A.重视外交谈判中的博弈B.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看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D.没有意识到关税主权的丧失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图一、二、三签订于哪三场战争之后?并分别写出三场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并说明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的主要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意义。
10 .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2017-10-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