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南京和议后,浙江巡抚刘韵珂指出:“各省通商,烟禁大开,漏银更多,国用民用俱绝,兵无斗志,民有乱心,以英兵内犯为可喜。”这表明(       
A.清政府与西方和议遭民众抵制B.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
C.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鸦片战争后英国谢菲尔德的商人运来大批刀叉:准备卖给中国人当做餐具,结果陈列在商店多年无人问津;伦敦的商家运往中国一批钢琴,结果堆积在仓库里受潮变质。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     
A.英国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抵制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存在盲目性D.中国对外开放市场的力度有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无战不败,败必偿款”的情况下,清朝的公文也“每每讳赔款为抚恤”。对此,列强纷纷诘问,往往最后不得已由主事官员公开道歉,才息事宁人。这反映了晚清外交(     
A.旨在息事宁人B.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C.捍卫国家尊严D.坚持天朝上国思维
4 . 1843年,清政府开始实施新的进口税率,绝大多数纺织产品(含半成品和原料)的税率下降到5.56%~6.95%的水平,较之前的税率下降幅度为五成至八成。这一调整(     
A.缘于对不平等条约的执行B.顺应了贸易自由化的潮流
C.利于提高民族产业竞争力D.增加了清政府的关税收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鸦片战争后,广东、福建地区的农家手工织布已经基本上采用进口洋纱,以至于“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但据上海、江苏、广西地方志记载,当地“纱线均手车所纺”“乡人尚未行用机纱”“布料多为土货”。这些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沿海地区经济结构变动更加迅速B.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C.开埠通商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相对滞后
6 . 租界里的警察多为洋人或被洋人控制,这些警察不但不依法去抓捕危害中国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犯罪嫌疑人,即使抓了也不交给中方法院。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     
A.关税协商权B.永久居住权C.领事裁判权D.最惠国待遇
7 .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绘制的实测城市地图不仅包含香港、上海、宁波、九江等沿海沿江开埠港市,甚至也包含河口、腾冲、丹东、珲春、黑河、多伦、定海等边防海防重镇。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城市形态演进B.殖民者对我国的侵略意图
C.外国地图实测技术高超D.清政府缺乏近代主权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天下”,而不是“世界”上;近代“天下”几近耗尽生命,战争使"世界"降临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该学者意在说明(     
A.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B.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新旧两种文化产生激烈冲突D.鸦片战争引发中国思想界的嬗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的矛头指向富庶的中华帝国和葡萄牙人独占已久的国际商港——澳门,使澳门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这表明澳门生存危机主要源于(        
A.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威慑B.葡萄牙推行专制独裁殖民统治
C.中国外贸出超地位的丧失D.商业资本垄断贸易已不合时宜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据冯桂芬《显志堂稿》记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知(     
A.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的状况B.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
C.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