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朝和英国对《南京条约》内容的不同态度

组别条约内容英国态度清政府态度
A组割香港岛给英国巴麦尊:“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良港”。钦差大臣琦善:“弹丸之地”。
钦差大臣耆英:荒岛、孤峙海中、贫穷。
道光皇帝:“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B组赔款200万银元赔款是“为恢复和平状态最绝对必不可少的”;赔款含“被焚鸦片赔偿费、远征军军费、英商债务”。钦差大臣琦善:“烟土本系违禁之物……断无赔偿之理……必能使贵统帅有以登复贵国王。”道光朱批:“又合体统,朕心嘉悦之至。”
C组协议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每种货物应被纳多少机明白地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新的税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扬扬得意,以为是外交成功”。
D组领事裁判权英人在中所涉诉讼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尝事官照办”。钦差大臣耆英:“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办理”“不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结合表中内容与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5-01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明以来,政府与民间着力彰显岳飞“精忠”的形象,即“精忠贯日,大孝昭天”。进入近代,岳飞力主抗金的事迹格外凸显,“还我河山”“精忠报国”成为主题甚至出现地方政府主持迎神祭祀的场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没落B.封建迷信活动兴盛
C.英雄崇拜观念兴起D.中外民族矛盾上升
2020-05-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人认为经济一旦走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下列事件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 .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②③
B.③④
C.①
D.②
2019-08-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
6 . 下表为中英贸易中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单位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后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比(%)
棉花24.195.5677.02
榫纱13.385.5658.45
头等白洋布29.936.9576.78
二等白样布32.536.9578.64
本色洋布20.745.5673.19

A.中国海关管理权的丧失
B.大量英国商品运销内地
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英国商品免交内地税
7 .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2019-06-19更新 | 1412次组卷 | 52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导致清政府在历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2019-06-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
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
D.两次战争相隔时间很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2019-06-08更新 | 8880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