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记述,尽管清王朝对与英国交战全无准备,但传统的御外攘夷的武库已经为道光帝编制了“剿”“抚”两套程序。在战争的初期,清王朝由“剿”而“抚”,后又回到“剿”的套路上去,一波三折,回旋再现。这说明清政府战败的直接原因是
A.专制制度腐朽B.社会阶级矛盾激化C.战略方针失当D.统治集团虚骄自大
2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开展。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界对于外国史的翻译、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其成就、规模远远超过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水平。该变化出现说明史学研究
A.为了“探夷情”、“师夷长技”
B.为了取得经验教训,开展政治斗争
C.为了向国人更多的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状况
D.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来广州进行贸易的国家数以百计,常年在广州居住的外国人有10多万;当时的广州通海夷道”全程14000多公里,经过30多个国家,航线一直延伸到红海,可以说,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通过“广州通海夷道”,外国使节、商人、学者、留学生、僧侣纷至沓来。为了招徠外商,发展外贸,增加经济收入,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机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在外国人聚居的“蕃坊”设蕃长一人,由外国人担任,管理蕃坊外国人的事务,招邀外商来华互市,发展外贸。古代广州的对外贸易,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作用。它有着“千年通有无,万里扬中华”的光辉记录。

——据陈柏坚《略论古代广州外贸的对外开放》等整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夕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对外贸易争论,主要围绕是否应该开放对外易的问题而展开。《南京条约》等签订后,讨论这个问题对清政府似乎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但是,被迫开放的消极情结会左右清政府的外贸政策,影响到政府和商民在外贸实践中的效。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崇俭黜奢,土地的原生物加上盐、铁等即可保证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而对满足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之外的大部分物品的消费皆被视作奢侈而遭贬斥。欧美输入的工业制成品恰好属于如此定义的奢侈品之列。这样,交换“奇技淫巧”的洋货的外贸势必与传统观念相冲突。

——摘编自袁明照、郭丙合《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贸易的态度,并说明其成因。
4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英国输华的棉纱由260万磅上升到290万磅,增加不过10%,而棉布则由310万匹下降到200万匹,减少30%以上。导致这一贸易结果的根源是
A.中国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B.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民众需求
C.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战争后国民的购买力下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失败后,部分知识分子乃至清朝官员认为多了解国际法,不失为尽可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平处理中外摩擦的一条途径。从19世纪70年代到1911年,清政府多次派人出国专习国际法,并出版了四十余本国际法的作品。可见其主要目的是
A.应对与列强的外交冲突B.加快中国法制化的进程
C.收回被列强攫取的权益D.顺应潮流与国际接轨
2022-01-08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研究鸦片战争的文章,题目有《清朝技术派官员分析鸦片战争:火炮命中率低》《清代迷信多:鸦片战争主将收集粪尿对敌》。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军事装备的差距太大B.清军将领指挥技术落后
C.中国经济水平总量小D.封建制度下中国的落后
2022-01-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7 . 1843年,英国公使璞鼎查要求让英人进入广州城,因绅民反对而未果。1846年,两广总督耆英应允英人两年后入城。1848年年初,英国公使文翰以武力相要挟,强行要求广东当局践行耆英之约。但广州民众坚决反对英人入城,迫使文翰只得将此问题再次搁置。这说明
A.清廷与西方国家公开勾结B.英国侵略中国的企图落空
C.清朝外交体制趋向近代化D.中国社会矛盾渐趋复杂化
2022-01-01更新 | 34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内部有人认为中国可借此获得许多实利,如划定租界,可便于防范外人,对中国人的扰乱较少;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税收可能较以往有所增加。这些认识
A.表明闭关锁国的局面尚未被打破B.未认清条约的不平等性及危害
C.反映出部分官员已具有近代意识D.误认为中国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9 . 近代上海是“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下图)。由此可知,关于近代上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半殖民地城市色彩B.对进行革命活动不利
C.无产阶级队伍相对集中D.法国的势力最为强大
10 . 据史学家研究结果显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终支出费用为3000万两,而英国对华战争支出 为421万英镑,折合中国银两为1263万两,相当于中国的40%。据此可以说明
A.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B.体制因素是清政府失败的主因
C.清朝综合实力高于英国D.英国拥有世界最强军队
2021-12-18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