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 此次战役的直接结果是
A.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B.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C.北洋舰队率先逃离战场D.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2 . 据海关关册统计,1872年有外商343家,1882年有外商440家,1892年有外商579家。据香港一家刊物记载,在1865年,全国还只有外资企业78家,至1893年底已增至580家,主要集中于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工业三大类。这说明
A.外商资本投资的重点放在中国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C.中国开放政策对外资有吸引力D.列强重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
3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 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B.时人对甲午战败的反思
C.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影响
2020-02-11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19-01-30更新 | 3312次组卷 | 13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31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商埠的开辟是根据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2017-12-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7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