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023-11-15更新 | 88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899年年初,台湾农民简大狮内渡大陆,遭到清政府逮捕。他在厦门厅受审时愤然陈词道:“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曾聚众万余人以与日人为难⋯⋯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千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由此可知,简大狮(     
A.将拜上帝会发展到台湾B.声援了朝鲜的农民起义
C.武力反抗日本占领台湾D.遭到了八国联军的通缉
3 . 苏州和杭州增辟为通商口岸后,以欧美商人为主体的在沪外商,并不热衷去紧邻上海的这两个城市拓展业务,两个港口没有出现外商纷往的景象。这表明(     
A.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较稳固B.日本独占苏杭通商利益
C.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矛盾尖锐D.实业救国运动高潮形成
4 . 一位美国学者在其《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经过(这场)战争,中国的领土被剥夺,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一个屏藩朝鲜亦被摧毁。”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A.促成了清政府主动推行新政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导致鸦片贸易取得合法地位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湖北长江经济带历史地图》中,收录了一套1883年绘制的《湖广云贵旅行图》,该图制作精良,其中汉口地图的精度已经达到1/2 000,它是日军工兵小田新太郎绘制的。这一事实表明日本(  )
A.具有高超的绘图技术B.特别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C.精确测绘中国地形地貌D.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6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学者指责李鸿章父子卖国自保,两江总督张之洞强烈反对批准条约,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子几次联名上书清廷,请求清帝废除条约,迁都内地,继续战斗。这表明(     
A.洋务派内部已开始分裂B.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
C.民族危机激发爱国精神D.爱国运动改变战争结局
7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是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B.中国失败具有必然性
C.导致中日海军力量逆转D.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8 . 甲午战争之前,汉语中的“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
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9 . 自古以来。日本对华态度的基调是仰慕和学习。从近代开始,日本的对华态度经历了从仰暮到平视、从平视到蔑视的转化过程。造成这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B.中日两国国力的消长
C.中国教亡图存运动的失败D.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2022-01-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1是《点石斋画报》乐卷上刊登的关于牙山战役的图画。它是对战斗宏大场面的全景再现。图2来自1894年在日本出版的《日清战争画报》。图中上方矩形文字框中写道∶"大岛旅团的士兵英勇奋战,将牙山的清军驻兵打得溃不成军。"这两幅图片
A.说明中日两国均在前线派驻记者B.说明牙山之战真实历史无从考证
C.为了解甲午战争提供了可信史料D.为研究甲午战争提供了独特视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