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00年,英德两国签订的《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各种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反映出(     
A.英德首先提出“门户开放”B.列强扩大在华资本输出
C.列强在华利益争夺加剧D.中国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2 . 1896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中东铁路修筑权;1897年底,沙俄悍然出兵占领旅顺和大连湾;1900年,沙俄又趁机把整个东北地区置于其直接控制之下,由此引发了日俄战争。结果沙俄战败,被迫把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权益让给日本,由此形成了日、俄势力分据中国东北的局面。由此可见,当时(     
A.列强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B.救亡图存成为共识
C.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患D.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3 . 1896年10月,上海某英文报纸在李鸿章访问欧洲期间,突然披露了一条重要的消息:李鸿章同俄国人签订了一个秘密条约(史称《中俄密约》,其中规定:“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外国媒体对这一条约的披露
A.阻碍了“三国干涉还辽”进程B.反映出部分外国人同情维新派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加深了慈禧对洋务派的疑惧感
4 . 甲午战后,英国获得了山西、河南、直隶、四川等省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德国染指开平煤矿,俄国事实上获得了在长城以北及东三省、新疆等辽阔土地上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优先权。列强的这些行径(     
A.表明其对华进行商品输出B.推动了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C.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缓和了西方各国间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照会日本政府,劝告其归还割占的中国辽东半岛领土,日本在向清朝索要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后,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干涉还辽”后,俄、法、德皆以“有功之国”自居。由此推知,“三国干涉还辽”(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改善了清朝与俄法德的关系
D.遏制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
6 . 二战前,美国在东南亚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反对旧的殖民帝国的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和贸易壁垒;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升级,美国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变动(     
A.是为实现殖民地的民族独立B.服务于全球霸权策略需要
C.旨在联合欧洲抗衡共产主义D.积极践行非殖民地化原则
7 . 下图是1907年7月10日《时报》刊载的一幅名为《协约》(1907年,俄、英、法三国缔结协约,后来日本也加入)的漫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的沉沦B.英日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C.国人视野的拓展D.中国外交逐步融入世界
8 . 日本答应俄、法、德三国交还辽东半岛的根本原因是
A.国力有限,无力对抗三国B.还辽无损于日本在华特权
C.俄、法、德三国的强烈要求D.中国人民强烈反对割地
9 .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中国与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B.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恶化
C.中国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D.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