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甲午战后,英国获得了山西、河南、直隶、四川等省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德国染指开平煤矿,俄国事实上获得了在长城以北及东三省、新疆等辽阔土地上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优先权。列强的这些行径(     
A.表明其对华进行商品输出B.推动了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C.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缓和了西方各国间的矛盾
2 . 1896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中东铁路修筑权;1897年底,沙俄悍然出兵占领旅顺和大连湾;1900年,沙俄又趁机把整个东北地区置于其直接控制之下,由此引发了日俄战争。结果沙俄战败,被迫把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权益让给日本,由此形成了日、俄势力分据中国东北的局面。由此可见,当时(     
A.列强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B.救亡图存成为共识
C.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患D.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3 . 1899年,英俄达成协议:“(二)俄国保证不在长江流域为它自己或为俄国臣民……谋取任何铁路让与权,并且不直接或间接阻碍那个地区内英国政府所支持的铁路事业;(三)英国对于长城以北的铁路让与权也负有一种类似的义务。”这说明(     
A.英俄互相承认在华势力范围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023-04-26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1896年,英法达成协议,云南、四川的一切权利两国共享;1898年,英德达成协议,规定天津到山东南部的铁路由德国修建,山东南部到镇江对岸的铁路由英国修建。这表明(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前,美国在东南亚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反对旧的殖民帝国的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和贸易壁垒;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升级,美国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变动(     
A.是为实现殖民地的民族独立B.服务于全球霸权策略需要
C.旨在联合欧洲抗衡共产主义D.积极践行非殖民地化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甲午中日战争后,谢缵泰绘制了《时局图》(图)。该图反映出(       

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朝中央权力下移D.日本开始对中国资本输出
7 . 1900年,英德两国签订的《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各种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反映出(     
A.英德首先提出“门户开放”B.列强扩大在华资本输出
C.列强在华利益争夺加剧D.中国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8 . 1881年到1894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300多公里。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新增铁路全长9200公里,其中由列强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300余公里,占90%以上,中国自办的铁路只有850公里。这表明(     
A.顽固势力阻挠铁路修建B.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倾销
C.甲午战后政府更加腐败D.列强加剧对中国的侵略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9 . 瓜分狂潮的危害
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实际上是走向_____的过渡形式,中华民族陷入从_____沦为_____的严重危机之中。
2023-0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等国发出关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下表是照会提出的三项原则。此后,列强相继接受了美国的原则。列强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原则一各国不得干涉他国在华势力范围及租借地的既得利益
原则二各国进出口货物关税均按中国现行税率,由中国海关统一征收
原则三各国势力范围对他国船舶征收的港口及铁路运费,不应有所差异
A.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B.美国已成为公认的经济强国
C.避免瓜分中国符合列强最大利益D.门户开放利于列强扩大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