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宣传画的杰作,主要有1899年和1903年两个版本。版本的变化不仅是图文的调整,也是国内重大形势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图中各个动物分别对应不同的列强国家
(1)分别提取以上两幅图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年份。
(2)把宣传画作为研究历史的一种史料,有何使用价值?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022-06-28更新 | 45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材料二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三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漫画(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并结合教材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3)材料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3 . 海关设在开放口岸,是一个国家对输出入国境货物的监督管理和征收关税的行政机关。近代中国海关,是在列强争夺中国权益的半殖民地时代产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
上海1854芝罘1863秦皇岛1902
广州1859琼州1876江门1904
汕头1860芜湖1877长沙1904
福州1861温州1877安东1907
镇江1861蒙自1889满洲里1907
宁波1861沙市1896海拉尔1907
天津1861杭州1896齐齐哈尔1907
九江1861苏州1896哈尔滨1907
厦门1862梧州1897长春1907
汉口1862腾越1900奉天府1907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概括指出晚清中国海关设置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关设置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正热衷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贸易机会均等。

材料二   阅读中国近代史资料   丛刊《义和团》中的几段叙述: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侵华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为 20 世纪早期主要列强在华投资情况(节选)。


——根据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整理

材料二:从 1950 年到 2016 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达到 4000 多亿元,开展了 5000 多个援助项目。在建国初期,中国提出了不附加条件、不干涉内政等理念,但援助规模超越了本国经济承受能力。1983 年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2011 年,《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强调:“决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2012 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摘编自屈彩云《新中国 70 年对外援助理念的发展、继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说明三个国家在华投资演变情况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 70 年对外援助的阶段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和新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不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一革命。

——孙中山

漫画《“惩罚”中国》

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20世纪初清政府处境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18-04-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相互勾结,支持阿古柏入侵并分裂新疆。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则认为,“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而且从战略意义上考虑:“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足”。……1875年5月,清廷命左宗棠统兵出征。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下令“抚辑流亡,修葺城堡”;“战争余暇,即令士卒持锄犁开渠引水,屯田垦荒,以充军粮”;“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和郡县”。下令兴建义学,让各族百姓读书识字。刊印《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籍,传播中原儒家文化。

——摘编自《左文襄公全集》《新疆图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实施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18-02-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