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自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A.主张学习西方B.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802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与列强合作。后来,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形成“东南互保”协议,虽未签字,但是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进一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C.激发义和团反抗西方列强的爱国热情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1-11-17更新 | 658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中体西用”C.追求民主共和D.“扶清灭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等条约;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做出让步。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加快列强侵华B.义和团运动制约主权丧失
C.义和团运动具有双重影响D.义和团运动启迪民族意识
6 . “屠外使,火教堂,毁公署,拆铁道,动天下之兵,寒列强之胆;……首都破,国主西狩,然亦雅不欲罢。”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义和团运动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之时,圈于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章太炎称之为“匪”;后来,他又称“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章太炎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主要基于
A.知识分子的觉醒B.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C.民族危机的加深D.民主革命进程的加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5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B.西方和中国应彼此隔绝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