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反映传统运输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野心,而且给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新的发展契机”是指义和团运动
A.引发资产阶级对时局进行深刻反思B.沉重打击了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群众基础D.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蔡锷曾谈及义和团运动说:“甲午一役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据此分析,蔡锷
A.赞同义和团运动抵御外来侵略B.认为农民阶级能够解决危机
C.认为外族侵凌激发义和团运动D.批评运动带来北方诸省之乱
4 . 有人说清朝表面上亡于1912年,实际上亡于1900年,这句话体现在
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在北京设使馆区
③惩办“首祸诸臣”   ④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保护条约》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莠民招乱”“暴徒窃发”。7、8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赫之众强国”。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的变化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B.义和团运动斗争方式趋于落后
C.维新派与义和团的目标日益相同D.义和团运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6 . 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某一事件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所评论的事件
A.是甲午战败的结果B.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具有强烈的爱国性D.导致了清朝统治集团瓦解
2021-09-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5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
时间
数量
项目

1861-1894

1895-1898




房产、地产纠纷193
文化、习俗冲突133
口角细故70
干涉词讼2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
其他52

促成表中教案不同类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A.中国军民的团结对敌B.中西文化观念巨大反差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皙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据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臾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

——节选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民间有提出“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等主张。这些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义和团运动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