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840年至1895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上百家外资工厂。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创建茶厂、纺织厂、制糖厂、皮革厂等技术不高但较好推销的商品加工厂;在港口以及河运枢纽城市等地建立造纸厂、玻璃制造厂、火柴厂等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的创办(     
A.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反映出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折射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 .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2021-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7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 . 1882年,“日本通”邓承修上书清廷:“扶桑(日本)片土,……水师不满八千,船舰半皆朽败,陆军内分六镇,统计水陆不盈四万。然彼之敢于悍然不顾者,非不知中国之大也,非不知中国之富且强也,所恃者中国之畏事耳,中国之重发难端耳。”这说明当时
A.政府官员昏聩不谙国内外形势B.对日抵抗派主导清廷外交
C.洋务运动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D.日本军事改革效果不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列与此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8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两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9 . 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
A.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B.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2020-06-10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后,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实行“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中俄密约”等条约,结果竞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据此可知
A.中国外交官不善于开展外交活动B.日俄在东北问题上合谋坑害中国
C.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D.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