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张之洞认为,《马关条约》在于“夺我丝绸、纱布、小轮之利”,所以“我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由此,光绪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条约规定开埠的苏州等地,“筹议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以占先机。这表明,此时中国
A.洋务企业得到快速发展B.统治集团利权观念增强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D.商战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2 . 如表是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单位:公里)。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列强(  )
英国沙俄德国比利时法国美国
28001 530720650420300
A.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B.联合对华进行经济投资
C.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
3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下列选项对应合理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领事裁判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等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原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B.《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C.《林则徐》中的场景(1843年上海):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D.《亮剑》中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抗战
7 .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意味着列强侵华进入了新阶段,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B.赔款数目增加
C.增开通商口岸D.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8 .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9 . 下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图。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D.《辛丑条约》之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