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近代史上,中国铁路建设经历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建设一览表

铁路起始点建设日期(年)建成日期(年)所用轨距(毫米)建设国
中东铁路满洲里—绥芬       189819021524俄国
安奉铁路丹东--沈阳19041905762日本
京奉铁路北京—沈阳18811912       1435       清政府
正太铁       石家庄—太原190419071000清政府
胶济铁路青岛—济南18991904       1435德国
道清铁路道口—焦作190219071435美国
汴洛铁路开封—洛阳19031909       1435清政府
京绥铁路北京—包头19051923       1435清政府
津浦铁路天津—南京19081912       1485英德
卢汉铁路北京—汉口18981906       1435清政府
粵汉铁路汉口—广州19001936       1 435清政府
沪宁铁路上海—南京19051908       1 435美国
滇越铁路海防(越)—昆明19011910       1000法国

——摘编自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有关晚清铁路建设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起始于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家书、遗令等体裁。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说、读书治学之道……宋元明清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由于时代的急剧裂变,传统家训在近代发生了转型……家训已经没有传统的家训专著、家诫、家范等专门形式,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最为著名的是曾国藩,他一生写了几十篇家训性质的家书,最后结集成专著《曾文正公家书》。由于受到外敌入侵,风雨飘摇中人们提倡经世之学,追求革新思想。近代家训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还有无产阶级等思想并存。

——摘编自周斌《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
2020-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人东来以后,拉开了武力争夺东亚海权的序幕,目标集中体现在对海域贸易权的追求和控制。16世纪葡萄牙人垄断了香料产地,控制了印度洋与中国南海之间的主要航道和贸易。进入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先后以武力驱走葡萄牙人、英国人,确立了对其他欧洲竞争者的优势地位。以郑成功为代表的中国海商集团在东亚海域与荷印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1661年郑成功将荷人逐出台湾。1683年,清朝攻下台湾。郑氏集团的覆灭,意味着东亚本地海上力量对东亚海权争夺的彻底败北,东亚海权从此为西方掌控。

——摘编自庄国土《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及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英国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主导性的海上力量。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后,清政府开始认识到海上防御的重要性。19世纪80年代中期北洋水师初具规模,使北方地区避免受到严重的海上威胁。及至甲午战争战败,中国海上门户洞开。此后十年间,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以日俄矛盾为核心,以日英为一方、俄法为一方的对峙局面。日俄战争后,日本已完全掌握了日本海的制海权,并确立了在黄海和东海的优势地位。

——摘编自李家成、王帅《东北亚海权格局的演变与重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的特点,分析这场海权争夺结局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东亚海权之争的变化,并简要分析20世纪初海权争夺结局的影响。
2020-06-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届高三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1850年春夏问,洪秀全发布金田“团营今”。18511月1日,洪秀全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特别是中日甲李战后,帝国主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掠夺资源,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前。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传教士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疯狂扩张势力,建立教堂,发展教民,强占民房、民田,肆意欺压百姓,洋教横行,而封建官府袒教抑民,置百姓于水深然之中,更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怒火。

——摘编自《略论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各种努力。

2018-03-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相互勾结,支持阿古柏入侵并分裂新疆。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则认为,“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而且从战略意义上考虑:“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足”。……1875年5月,清廷命左宗棠统兵出征。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下令“抚辑流亡,修葺城堡”;“战争余暇,即令士卒持锄犁开渠引水,屯田垦荒,以充军粮”;“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和郡县”。下令兴建义学,让各族百姓读书识字。刊印《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籍,传播中原儒家文化。

——摘编自《左文襄公全集》《新疆图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实施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18-02-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