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瓒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
A.鸦片战争失败教训B.沙俄侵占大片领土
C.中国边疆地区危机D.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 . 1898年,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规定“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中国应先问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料物”。这一规定
A.导致洋务运动破产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发五四爱国运动D.加剧中国经济主权的丧失
3 . 1898年5月23日,日本撤离威海卫,其后仅一天,英国就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下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此事的插图。这可以反映出

日本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
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
4 . 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新航路的开辟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工厂制的建立D.垄断组织的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应为
A.瓜分狂潮B.边疆危机C.门户开放D.预备立宪
6 . 三国“干涉还辽”,让李鸿章构思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计划。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莫斯科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后来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20年无事,总可得也!”这反映了
A.清政府达到了“联合沙俄、制衡日本”的目的
B.对外思想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向“以夷制夷”转变
C.清政府对近代外交和对西方侵略的认识水平
D.李鸿章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智慧
7 . 1899年,英国与清政府达成一项照会,不将长江流域让与他国。其后英国又与俄国在瓜分铁路利权上达成协议:一、英国在扬子江一带承办铁路之事,俄不阻隔:二俄在长江以北承办铁路一事,英不阻隔。这反映了
A.满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主权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D.列强在华利益之间的矛盾
8 . 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A.坚持公平贸易B.维护中国核心利益C.丧失了竞争优势D.维护在华侵略权益
9 . 下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19世纪末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8-20更新 | 21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12+3”之2018年名题分解课时练: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0 . 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
A.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力图维护其在华利益
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2019-06-14更新 | 7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