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湖北军政府宣布扩军4协,5天之内便已满额,汉阳兵工厂工人日夜赶制枪支支援前线。10月18日,革命军在汉口附近迎击清军,当地的铁路工人和农民前来助战。这一局面的出现
A.推动了武昌起义的成功爆发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C.表明革命具有一定民众基础D.源于“扶助农工”政策的宣传
2019-12-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呈现了1911年武昌起义后,纷纷独立的各省在政体实践中建立的不同政体模式代表(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B.革命大好形势下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C.革命派完全掌控了地方政权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 . 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事件的名称被冠以当年的干支纪年,如辛酉政变、庚子赔款等。下列事件习惯上也采用这种称呼的有:
①1840年鸦片战争
②1894年中日战争
③1898年资产阶级改革
④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06-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1911年10月12日,湖北起义军颁布公告,明确规定:“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关闭店铺者,斩。繁荣商业者,奖。”这则公告
A.反映了中华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B.体现了革命党鼓励发展实业的决心
C.表明湖北军政府只代表商人利益
D.说明武汉当时的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5 .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
C.都因资产阶级妥协而失败D.都为未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
2020-05-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欲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提出六项条件:“明年即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与于此次事变的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这表明袁世凯的政治意图是
A.推翻满清政权,组建汉人政府
B.与革命派妥协,掌握政府实权
C.镇压辛亥革命,捍卫满清政权
D.忌惮革命群众,力图避世自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纪念徽章上有“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字样,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纪念的起义爆发于
A.广州B.南京C.南昌D.武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逊发回的消息称:“朝廷将颁谕建设共和政府,且准选举总统。”《泰晤士报》随即发表评论,称赞此举,“谓此乃调停中国乱事最简便之法,袁氏不特为政治家且为外交家云”。英报发表此评论的背景是
A.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B.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严厉镇压措施
C.清帝退位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D.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面临瓦解危机
2018-03-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辛亥年)吃羊(未年),明年种田不纳粮。”该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   
A.推翻清朝统治B.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C.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D.进行土地改革
2010-12-13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