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各省以筹措军费为借口开始“截留田赋”;《辛丑条约》签订后,各省“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这反映出
A.社会动荡导致财赋减少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军阀混战影响中央财政D.地方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2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起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法国大革命时候的水平。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朱宗震《真假共和》(《浙江社会科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起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2)材料二出自哪部重要文献?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其颁布的目的何在。
(3)材料三是如何认识辛亥革命性质的?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2019-11-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它为各省树立了独立的旗帜,推动各地纷纷起来进行推翻满清统治的斗争;它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先河,为共和政府建立了雏形,是中华民国最初的开端。”材料描述的是
A.广州黄花岗起义B.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C.颁布《临时约法》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在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对此,有学者分析如表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武昌起义爆发属于偶然事件B.历史叙述容易放大意外因素
C.辛亥革命发展过程极其复杂D.历史研究需要重视偶然因素
2020-10-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孙中山曾欣喜地说:“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下列事件的发生及其引发的后续效应,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四川保路运动
D.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2016-11-21更新 | 4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作出了妥协,这一妥协的显著成果是
A.加速清朝统治覆灭
B.加快中国独立步伐
C.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推进近代化进程
9 .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的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建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11年10月24日,武昌起义爆发后,还在河南隐居观望的袁世凯鉴于列强中立,惊呼:“各国守中立,是以我之逆匪作为友邦,安有此理?”材料说明(  )
A.列强中立支持革命党B.袁世凯正谋划与列强勾结
C.列强暗中支持清政府D.袁世凯希望列强镇压革命
2020-08-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