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1年11月川东北的革命党人攻陷广安县城后成立了“大汉蜀北军政府”,刚上初等小学的邓小平见到“革命队伍威风凛凛”,“豪绅地主害怕造反逃跑光了”,“赶场的农民听说打倒贪官,免除苛捐杂税,欢喜极了”。据此可知,这场革命(     )
A.直接反抗西方列强侵略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D.冲击了封建主义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与“辛亥革命”的主要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A.①保路运动成为革命导火线B.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
C.③袁世凯就任为临时大总统D.④革命党人发动双十起义
2021-07-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英、法、美、德、日、俄等列强在中国问题上达成“大国协调”:拒绝给予深陷财政困境的清廷或南京临时政府任何一方贷款,强调只有一个更加稳定的、能够代表全中国的政府才能获得列强的财政支持。列强的这一“大国协调”
A.意在挽救清政府的统治B.使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衰落
C.实为干涉中国内政找借口D.表明西方国家赞同辛亥革命
2021-05-26更新 | 539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四川省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廷请愿立国会,且领导护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在武昌起义之后即与革命党合作,通电各省,呼吁响应独立;湖南省谘议局议长谭延阊在革命爆发后起而担任都督,使湖南在短期之内恢复秩序。这说明
A.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线B.武昌起义推动临时政府成立
C.立宪派推动了辛亥革命进程D.革命派基本控制了三省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武昌起义之后,“皇族内阁”提交辞呈,清政府批准并宣布“袁世凯著授为内阁总理大臣”。清政府资政院提出该程序违宪,摄政王收回上谕,随后资政院以无记名投票公选总理大臣,袁世凯得票最多,摄政王再次发布任命上谕。这一过程表明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宪政理念的影响力日益增强D.立宪派影响革命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2020-09-28更新 | 37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C.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D.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9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爆发于
A.1860年B.1900年C.1911年D.1912年
10 . 下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政府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瓦解
②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