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诞生③国民革命军北伐④武昌起义
A.④①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首义的时间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11年10月12日,刚刚到达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孙中山从一份地方报纸的报道上看到一个有关中国的消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便是尽快回国,以实现亲自领导革命的夙愿。这一消息应是
A.武昌起义爆发B.中华民国成立C.清帝退位D.同盟会成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0年秋,京师禁卫军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天有不可遏制之势”。这表明
A.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B.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C.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D.晚清新生活方式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胜利的经过时说:“武昌既稍能支久,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这说明
A.武昌起义成功是历史的偶然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清朝统治已从内部分崩离析D.广大人民群众主导革命进程
7 .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片段,它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历程。图中的①②应是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
D.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8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该记者报道的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9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10 . 有学者认为,武昌起义是“湖北的士兵革命,是士兵群众中作了清王朝的掘墓人”;清政府也声称这次革命是“革党叛兵相勾结,意图大举,殊非寻常草窃可比”。材料反映武昌起义
A.是孤立单纯的“士兵革命”
B.革命党人所起作用无足轻重
C.新军发挥了主要战斗作用
D.直接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