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下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2019-08-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有十几个省区都效仿湖北,公推本省都督,建立军政府。下表可说明
各省都督产生情况一览表(节选)
A.新政权缺乏民主性B.军人有较大的话语权
C.立宪派内部斗争激烈D.革命隐藏着失败危险
3 . 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44
五四运动45
辛亥革命47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平大会议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材料三


——《观念史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与改革此消彼长的国内因素。
(4)基于以上分析,说说数据库的应用在史学研究方面具备的优势。
2021-02-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新闻出版界对武昌起义的部分记述。据此可以推知,辛亥革命
A.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B.促进了新闻出版业发展
C.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D.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武昌起义以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表(百分比),据下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的变化

——李细珠《不同的结局:辛亥革命爆发后地方督抚的抉择》

A.充分调动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B.说明晚清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
C.是清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D.有利于地方军阀左右国家政局
2021-07-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暨新高三适应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2020-09-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时间汉人(%)旗人(%)
1860—1900年79.120.9
武昌起义时70.829.2
武昌起义后89.5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省份政体模式
湖北民主共和制
江苏单一的中央集权制
浙江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2018-10-24更新 | 639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报在第一时间以头条新闻形式发表的消息和评论。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报刊报道标题报道内容摘录
申报武昌失守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前日调防督署之马步工兵各一队,于轰攻督署时倒戈而起,与署内防兵力战,旋将防兵击逃,署亦焚毁。
民立报长江上游
之血水
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故有倒行逆施之政府,欲求天下不乱而不得。何也?制造革命党也。
大公报武昌革党
起事之警电
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已,鄂乱又生。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以触发。
盛京
时报
武昌
叛乱志详
19日傍晚,革命党约300人潜伏武昌,突袭督署,并随处纵火,督署及藩司署均被烬。
A.各家报刊虽争相报道,但都从不同侧面谴责武昌起义
B.《盛京时报》立场反动,不可能真实报道武昌起义事实
C.各报观点、态度彼此相异,对武昌起义的反应各不相同
D.各家报刊报道不尽相同,反映民国初期文化环境宽松
2017-07-06更新 | 180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武昌起义的历史叙述。据材料信息并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对下表解读准确的是
记述出处时间
对坚持在湖北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者,许多著作笼统称呼“党人”、“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史略》等1927—1949
“同盟会之经营湖北也最久”,湖北新军征兵,同盟会乃利用此机,派党员参加日至社(会),即同盟会鄂支部之一外围组织也。从旁主之者如居正、刘公等,参加内部主持者如孙武、蒋翊武、张振武、蔡济民等。《武昌起义的因由》1941
“在武昌有文学社,蒋翊武为领袖,社员大都是同盟会的人。”“文学社是同盟会的分支。”《反清运动史》1942

A.突出同盟会的作用以彰显国民党的“正统”地位
B.国民党官方史著客观地反映了武昌起义的历史
C.关于武昌起义的历史真相在国民党内仍有争议
D.同盟会直接组织领导了武昌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