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观察下图,该纪念章上有“中华民国”“鄂军政府”等字样,它是为了纪念
A.义和团运动B.金田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强的态度”等。这篇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2020-06-08更新 | 12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
3 . 小人物大事业

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在这场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中,武昌所以能成为首义之区决不是偶然的。除了某些客观条件以外,湖北革命党人一一他们在当时无论从社会地位和声望看,都是一些小人物,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们(其中不少人原是知识分子)长期投身新军,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艰苦的革命宣传。起义前夕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兵士达五千余人,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再加之众多的革命的同情者。在原定起事当夜,起义指挥机关被破获而他们义无反顾地坚决采取行动。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巨大历史功勋,永垂千古。

——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一说20世纪初为什么“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能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1年5月,作为“预备立宪”的成果,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朝彻底失望。这一事态
A.有利于扩大武昌起义的声势
B.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
C.使立宪派成员退出政治舞台
D.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