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年初,“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些鼓劲的口号让武汉人民抗击疫情信心倍增。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武汉三镇也曾经为中国近代的革命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请列举出近代的武汉三镇,并用史实说明武汉三镇为近代中国革命和发展所做的贡献。
2021-06-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评价某次革命运动是“湖北的士兵革命,是士兵群众作了政府的掘墓人”。清政府也声称这次革命是“革党叛兵相勾结,意图大举,殊非寻常草窃可比。”这次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发布知照称: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但各国与清政府所结之种种条约成于此项知照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此份知照
A.防止了列强干涉革命
B.孤立并推翻了清政府
C.促成列强承认了新政权
D.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6 . 1910年2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烧毁巡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和教堂,终于迫使清廷妥协;10月,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些现象表明
A.晚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B.清末新政引发群众不满
C.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动荡D.群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2020-09-28更新 | 37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蒙自蒙自一中高二下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强的态度”等。这篇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2020-06-08更新 | 129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2020-05-30更新 | 7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申报》曾报道说:“武昌起义爆发后,普通一般人民未必个个赞成革命军,却无一人反对革命。…‘民众闻革命军胜利则喜。闻官军大胜,官军克复则惨然以忧色。”该描述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申报》的报道公正无私D.《申报》同情革命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