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创办了刊物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评价某次革命运动是“湖北的士兵革命,是士兵群众作了政府的掘墓人”。清政府也声称这次革命是“革党叛兵相勾结,意图大举,殊非寻常草窃可比。”这次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2020-05-30更新 | 7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

据上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A.极大地刺激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B.说明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
C.是当局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D.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浙江近代史》记载:1911年前后,金融风潮席卷全国,杭州的票号全部覆灭,钱庄倒了一大片,只有浙江兴业银行侥幸渡过了难关。出现上述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行没收民族资本的政策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对经济的信心
C.西方制造业资金实力十分雄厚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萧条时期
10 . 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郑异凡认为,20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二月革命,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两场革命共同的意义是
A.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使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D.打击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