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美资本主义诸强迅速崛起之际,中国历史才步履蹒跚、被迫地步入近代,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的衰亡已成必然。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彻底堕落的满清政府已无力地处于风口浪尖之中了,虽然慈禧太后企图通过“新政”、预备立宪来力挽狂澜,但一切只是徒劳。武昌起义实际上与从前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暴动一样,按常理清廷依旧可以轻易镇压,但这次起义却成为压垮满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廷无力回天,这样辛亥革命成功地将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摘编自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第四卷: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成功地翻开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
2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创办了刊物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这一现象
A.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B.有助于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C.是革命党人利用媒体宣传革命的结果D.是上海作为辛亥革命舆论中心的体现
2022-04-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江西、山西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这表明
A.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力量异常强大B.清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C.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干涉革命发展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某网站在2021年曾就“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进行了间卷调查。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为武汉、广州、南京、北京。观察下图,下列有关各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城B.②是同盟会的创立之城
C.③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D.④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之城
2021-11-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A.辛亥革命B.定都天京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网站曾就“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进行了问卷调查。排名前四的城市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兴中会的创立之城B.②是同盟会的创建之城
C.③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D.④是民国建立定都之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1年10月10日晚,某地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第一枪,下列各项也发生在该地的是
A.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D.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武昌起义后,至 1911 年年底,有多达14个省响应起义,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省的立宪派与革命派通力合作;湖南省的起义由革命党人发动,但政权很快落入立宪派手中。时人评论说:“辛亥革命, 皆以咨议局(清末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机构为发端”。由此可推知,1912年年初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A.实际上由立宪派控制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存在较大的妥协倾向D.继承了清末宪政成果
2021-05-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